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安全、快速、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,支持超过1000种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。

24h 交易量
$8.5B
用户
15M+
币种
1000+

国家为什么禁止虚拟币:多重风险下的政策选择

近年来,全球多个国家对虚拟货币采取了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政策。在中国,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一律严格禁止。国家禁止虚拟币,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考量。​

从金融安全角度看,虚拟货币缺乏明确价值基础,价格波动剧烈。以比特币为例,其价格在过去几年内多次出现单日大幅涨跌的情况,2021 年 4 月曾一度突破 6 万美元大关,随后却又大幅下跌。这种不稳定特性,使其难以承担货币价值尺度、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。若任由虚拟币发展,可能扰乱正常金融秩序,冲击法定货币地位,影响国家货币政策传导与实施,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。​

虚拟货币交易极易滋生违法犯罪活动。由于其匿名性和跨境流通特性,常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、非法集资、诈骗、赌博等活动。如一些诈骗团伙以虚拟币投资为幌子,吸引投资者入局,最终卷款跑路;还有犯罪分子利用虚拟币转移非法所得,逃避监管与追踪。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(FATF)报告显示,2024 年与欺诈诈骗相关的链上非法活动金额约达 510 亿美元,虚拟货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​

在监管层面,虚拟货币交易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体系之外,给监管带来极大挑战。交易平台众多且分散,部分位于境外,交易信息透明度低,监管部门难以掌握资金流向、交易主体真实身份等关键信息。即使在国内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进行严打后,仍有不法分子通过地下钱庄、境外平台等方式,试图绕过监管继续参与虚拟币交易,严重削弱了监管效力。​

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过程能耗巨大,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。“挖矿” 需大量计算机设备运算,消耗海量电力资源,且多数 “挖矿” 活动集中在火电资源丰富地区,加剧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。据估算,比特币 “挖矿” 每年耗电量甚至超过部分国家全年用电量,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、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,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的高能耗问题愈发凸显。​

国家禁止虚拟币,是综合权衡金融安全、社会稳定、监管可行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后的理性决策,旨在保护民众财产安全、维护金融秩序稳定、推动经济绿色健康发展 。

加密货币知识学院
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